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?哲学家会说关键在提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,听起来很玄乎,大白话就是让孩子主动想要学。这个事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很难。
学习是件苦差事,数学更是略显枯燥,学数学本身是违反天性的一件事。要想让孩子主动去做违反天性的事,一定是这件事能给他带来更快乐的感觉,这种快乐要超过学习的痛苦。
西游记中有一个经典片段:孙悟空学成72变之后,在同门师兄弟面前卖弄,变成一颗松树,得到了同门师兄弟的一致夸赞,孙猴子得意的都快飞起来了。那一刻,孙猴子想必极为快乐,这种快乐,足以让他忍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痛苦。
我们单位曾经有一位做打字员的女孩,月工资不到3000元的她,大半年省吃俭用的买了一部7000元的苹果手机。她每次炫耀性的拿起苹果手机时,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快乐的感觉,这种快乐,肯定超越了她省吃俭用的痛苦。
孙猴子看似和这位女孩毫无关系,二者的快乐却同出一源,都来自人类最古老的本能——炫耀。这是一种被写进基因的本能:原始人和动物一样,都是靠炫耀来吸引异性,这样才能繁衍生息,孔雀开屏就是动物界的炫耀。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之后,说了一句很经典的名言“富贵不还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”展示了人类赤果果的炫耀心理。
就连项羽这等人物都难以抵挡炫耀的诱惑,更何况是孩子?所以,炫耀的快乐,可以抵消学习的痛苦,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。经历过“努力学习取得成绩--->炫耀成绩--->为了炫耀更努力学习”的不断轮回之后,您还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吗
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看,炫耀正是小时候学习的动力之一。我的字写的很丑,属于完全拿不出手的类型。在三年级以前,因为字写得丑,语文成绩一直很低,由于数学题目太简单大家分数都高,我的总成绩一直属于中等偏下。身为教师的父亲,重点练习我的计算能力,并在二年级报名参加了所在地级市组织的速算比赛,获得了一等奖。这个一等奖让我炫耀了很久,并且产生了一种数学上的优越感。为了保持这种优越感,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变得极高,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。由于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,数学功底好了,物理化学自然不会差。等到写字在语文中占的分数逐渐降低之后,我的总成绩就一直很好。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三,一直以绝对优势碾压年级第二名。
关键在于,你得先让孩子有可以炫耀的东西。对三年级以前的孩子来说,计算能力是最容易提高的,也最容易让孩子产生炫耀感。在前几天的文章中,我曾经推荐过数学博士贼叉写的《不焦虑的数学》,书中就重点提到了如何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,并且给出了一些很实用的方法。比如书中提出熟记100以内的平方表,这是一个乍看无厘头、细思很有效的方法。这种能够立竿见影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,不是学霸真的想不出来,或许这个方法会受到个别人的冷嘲热讽,但学霸的方法,谁用谁知道。
一句话总结,要努力让孩子像孔雀开屏般的喜欢炫耀自己的数学能力。
对了,有一位读者看完《不焦虑的数学》后,画了一张思维导图,这绝对是真爱。
最后,还是再推荐一次《不焦虑的数学》,因为这本书在教育孩子方面,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。顺带说一句,该书的作者贼叉,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。关于数学教育,您应该看看学霸怎么说。
思考题(4星难度):
有100个学生的学号是从1到100号,每一次提问,都可以任意挑选2名学生,询问他们的学号。这两名学生只异口同声回答“我们的学号是m和n”,却不告诉谁是m谁是n。要确定所有学生的学号,最少需提问你多少次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