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老读者常常说,开心是“牛娃”。 坦白讲,是不是真牛娃,一定要进入到中学,检验过成色才知道。 时间过得真快,今年9月,开心就要进入初中了。
为了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小初衔接阶段,我找开心的老师取了经,聊了一下未来的学习规划,还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。 聊完才知道,还有很多问题,需要引起重视啊! 今天,跟爸妈们分享一下,关于小初衔接,我最近的学习心得吧! 这篇文章,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:
1、新教材改版
2、英语学习3、数学学习4、语文学习
1
新教材改版
对开心这届孩子而言,最麻烦的是小升初遇上教材改版。
如果是初中或者是小学的中间阶段,教材改版的影响更容易内部消化。而衔接阶段的改版,就略有点麻烦了。
先说数学教材,
9月教材改版影响最大的,必须是数学。
数学老师特别强调一点:有2个很重要的章节(整数整除,以及分数)移入小学部分了。这两部分知识点,对于承上启下非常重要。所以,一定要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预习,以免开学时不能平稳过渡。
对于老师的提醒,我深以为然。这两章的计算基础如果不打扎实,整个初中阶段的计算则必然拉胯。甚至,还会影响高中的计算。
再说语文教材,
语文教材的改版,我观察到2点变化。
第一,课文的增删。
语文课文的增删,对于孩子的影响,并不如数学来的直接。
数学这一科,但凡一个知识点不理解,就会造成基础不牢。卡住在这一点上,就直接上不去了。
而语文的问题,则比较隐蔽。一两个字词存在漏洞,阅读依然可以进行下去。怕只怕日积月累,差距逐渐拉开,想补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
第二,增加了一些《古文观止》中的篇目。
很庆幸,很多篇目早已让开心背得滚瓜烂熟了。
第三,增加“阅读综合实践”以及“活动·探究”
所谓“阅读综合实践”,实际上就是主题式阅读(好几篇同主题的文章,放在一起做阅读理解,不限古文或现代文);而“活动·探究”说的是,由过去的“被动式知识吸取”模式,逐步转变为现在的“主动式知识探索”模式。
再说英语教材,
英语教材的改版,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分析文。
一句话总结:形式上做成了美版教材的项目式教学,而内容上更倾向于剑桥的题型,这样一种美版和英版教材的结合体。
可是,这样的改版其实存在一个大bug,语言积累不够的情况下,项目讨论要如何展开?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,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争取两个月以后,我能给爸妈们做一个更全面、更专业的分析。
今年9月的教材改版,能展开讲的内容非常多,以后我再写文章细聊。
今天,只想感叹一下,这届小升初的孩子太难啦!教材改版要适应,小初衔接也要适应。这还没有进初中,各种问题就都来了。云亲戚们,我可是真的有点头疼啊!
那么,接下来转入正题,我来说开心在小初衔接阶段遇到的问题吧!
也许,能帮助云亲戚们提前避坑。
2
数学
一说到数学,爸妈们通常一问要不要学奥数,二问要不要超前学?
这两件事情,我都带开心做过。
不过这个暑假,我不打算继续赶进度,而是要做减法,重点抓两件事情。
我认为:这两件事情,可能会影响整个初中4年。一个是计算,一个是习惯。
第一,加强计算
一直以来,我都非常重视数学计算。但是,我并不赞同盲目刷题练计算。
如果解题思维没有理顺,做的题越多,情况可能越糟糕。
所以,我一直强调:练计算,分两步走。先梳理计算策略(或计算思维);再做题练速度和正确率。
开心整个小学阶段,我一直按照这两个步骤,帮开心练计算。开心从二年级开始,就一直在计算排行榜上,长期占据第一名的位置。
新老师提醒我,暑假可以让孩子练一下有理数四则运算。我还有点不以为然。我心想,这个已经练过,不用愁。
可还是配合老师的建议,让开心做了一些题。
不做不知道,一做吓一跳,错了好多题。我原本以为只是“熟练度”的问题,可是让开心讲了一下计算方法,才发现“计算策略”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所谓计算策略,本质上其实是,在最快的时间迅速反应,做出相对正确的抉择的能力。
比如:
同时有小数和分数的时候,开心喜欢把分数变成小数计算,可是很多时候小数变分数更好算。这时候,选择可比努力更重要呢!
六年级的数学题,有很多圆形和扇形面积的计算。
有一道应用题,开心做错了。我仔细看了开心的解题步骤,发现过程都是对的,到最后计算错误。
圆面积计算必定会跟圆周率(π)挂钩。一旦π掺和进来,计算立刻变成灾难级别。
特别是当π在分母,作为除数的时候,更是灾难中的灾难。
这时候,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啊!
157/4π-3/2,开心把4π先乘出来,然后再用157去除,然后再跟3/2通分。这样做就把问题搞复杂了。
于是,我建议开心先用157÷π,然后再÷4,这样就不容易错了。
开心跟我说,157=50π。
我心说:“妈呀,这就舒服了,把讨厌的π约分掉了呢!”
BUT,话说50π他都记住了,可咋就少点变通能力呢?所以说,开心真的算不上牛娃。
不过没有关系,做不到举一反三,我们就举十反一好啦!我们就认真地,一题一题把“计算策略”吃透,然后再练计算速度,也就不会南辕北辙啦!
第二,习惯养成
老师说,小学的数学主要以计算基础,知识点记忆为主,对实际能力的要求并不高;而初中则要求学生充分理解知识,并运用逻辑思维去分析知识,进而达到活学活用,举一反三。
所以说,初中数学对孩子的能力要求,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。
有一个习惯很重要,必须引起重视。做数学题的时候,一定要有序书写,不要跳步。
小学阶段,因为学习难度有限,所以有一些问题可能会被掩盖住。进了中学以后,就一定要尽早把这些习惯培养好,这样到了8年级以后,孩子的学习就能顺滑一些。
非常感谢老师的提醒,也正是因此,我决定这个暑假要做减法,好好抓一下书写习惯。
这里,也提醒云亲戚们,早点关注这个问题,尽早养成好的书写习惯。
3
语文
接着聊一下语文。
语文老师建议了两件事情:一个是整本书阅读;另一个是加强一下古文的理解。
第一,整本书阅读
语文老师建议,暑假可以多读一点书。有大量阅读,语文不一定会十分好;但是不阅读,语文一定好不了。
可以选择一些书,做整本阅读。比如:《四大名著》、《朝花夕拾》、《骆驼祥子》、《鲁宾逊漂流记》等。即便是以前读过,也可以选择点评版,做一些精读。
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,画一张《鲁滨逊漂流记》的思维导图。
真的很喜欢这样的作业,比那种无脑抄课文要有意义得多。
以后,这件事情可以多做一些。
第二,加强古文的理解
老师了解到开心的古诗文储备还不错,表示这样真的很好,以后背课文这方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。不过,初中阶段只是死记硬背还不够,一定要加强理解。
比如:实词和虚词,古文的背景知识等等。
好在,开心现在已经背过《古文观止》中的不少篇目,可以降低难度,去学习古文的基础知识,古文的语法,文章背景等等。如果有时间,暑假期间可以找一些练习题来做。
老师的建议,和我的整体规划基本符合。
只是,在具体操作层面,我还需要做些研究,然后做出可以落地的计划。
日后,我会一边试错,一边给爸妈们分享我的经验。
4
英语
英语这一科,是开心的优势项。仅从高考角度看,开心的输入量已经足够充分了。但是,并不代表开心在应试方面就没有问题了。
所谓“把英语拉到涨停板”,只针对英语应用的核心能力。“原版娃不再需要学英语”这样的说法是很危险的。
于我而言,值得庆幸的是,开心不需要再为基础的单词、听力、阅读,而疲于奔命。但我很清楚开心的语法还要认真学。之前虽然也学过一轮,但深度还需要加强。
这方面,我也问了一下老师的意见。老师建议直接把目标放在中考上,有3个重要事项可以早抓:语法、单词、固定搭配。
下面,也简单做个分享。
第一,加强语法
其实,中考的语法知识点,小托福已经全部都覆盖到了。但是,考法区别还是挺大的。
语法这个部分,直接对标中考就行了。
我曾经分析过上海的中考题,开心如果语法会丢分的话,第一是语法题;第二是首字母填空;第三是书写类的题型(包括作文)。
语法题的关键是把考点的逻辑理顺,针对上海中考,可以刷小粉。
首字母填空,需要把每个字母开头常考的单词记熟。这一题的做题逻辑是:脑子里先蹦出单词,然后再判断对错。
书写类的题型语法问题,主要就几类:时态、一致性、单复数等等。这些方面,都可以进行刻意学习训练。
第二,加强单词
老师建议,把新课标规定的单词全部自查一下,看看有多少不会的。
我给开心测了一下,单词全都会。
不过,老师的要求还不止这些。不仅要会认,还要知道词性,还要了解一词多义。也就是说,可以给孩子做一下熟词辟意(认识的单词,扩充一下其他更多的意思)。
如果孩子之前没有这些词汇储备,要一次性做到会认、会听、会读、会拼、会写,还要知道词性,还要理解多重含义。那可真的是又费时间,又难啊!
开心学这些单词应该不费事,我就帮他逐个检查一下词性,也就行啦!把词性搞清楚,对孩子以后做语法题,会有极大的帮助。
第三,搞定固定搭配
小学阶段,背单词居多,但是固定搭配几乎很少背。
对开心来说,固定搭配基本是靠语感支撑着的。
不过,语感这个东西,固然很好,只可惜会存在时灵时不灵的情况。
所以,最终还是需要一些刻意学习,来进行弥补。
我总结了一下,固定搭配一个是习惯用语,另外就是动词和介词的组合了。想清楚这一点,问题就变简单了。只要把介词的意义搞清楚,固定搭配也就解决一大半了。
初中的词汇量总体不算很大,我决定去搜集一下资料,帮开心做个梳理,然后让他集中背一下。
好了,把方向想清楚了,后面发力也就容易了。
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。后面,还有一些功课要做,应该不是很复杂。我们后面尽快执行起来,看看效果以后再来跟云亲戚们报告吧!
希望今天讲的问题,能够帮爸妈们做好心理准备。不过,不用过于焦虑,我们按部就班地把每一个关键步骤做好,将来就算有问题,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!
另外,资料整理好以后,我将来分享给大家抄作业吧!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